奥运时刻,这些华师人在场见证!
巴黎奥运会上
体育健儿们奋力拼搏
但奥运的精彩不止赛场
有这样一批满怀热忱的华师人
用另外的角色参与其中
留下自己难忘的“奥运时刻”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从泳池到观众席
不变的是对体育的热爱
她再次回到竞技场
曾经夺牌的骄傲
如今传承的精神
在她身上尽数闪耀
亲历现场,见证荣耀时刻
这个夏天,原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2024届硕士毕业生刘湘前往法国,亲历巴黎奥运会的精彩现场。开幕式当日,当载着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船只缓缓在塞纳河驶过,她用力挥舞着五星红旗,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对运动员的真挚祝福都化作高声欢呼。
她还现场观看了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见证了中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的激动瞬间。作为运动员,她深知这枚金牌所承载的巨大努力,更明白这对于中国游泳乃至整个亚洲游泳界的重大意义。
2018年,在雅加达亚运会游泳项目女子50米仰泳决赛中,刘湘以26秒98的成绩一举夺冠,并打破了该项目尘封近十年的世界纪录。在2021年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她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以23秒97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创下的亚洲纪录,成功卫冕女子50米自由泳冠军。
今年,刘湘以不同的角色再次亲临奥运会现场,感受这场勇气与梦想交织的体育盛宴。同为运动员,她内心涌动着难以言喻的自豪和对赛场的渴望。看到运动员们挑战自我,奋力拼搏,追求卓越,为国家赢得荣誉、实现个人梦想,她深感触动。在未来的征程中,刘湘希望能继续诠释、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见证更多的运动员书写中国体育的辉煌篇章,也期待更多人热爱体育、参与体育。
奥运赛场的观众席上
华师人的身影穿梭其中
感受比赛现场的盛大氛围
为运动健儿欢呼喝彩
“我如愿在巴黎奥运会当观众”
7月28日,法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彭伊涵落地巴黎。“去巴黎奥运会除了支持自己喜欢的运动员之外,也想要见证中国乒乓球混双金牌的诞生。”奥运会场馆大且恢宏,人声鼎沸,不少观众都带着中国国旗。队员每赢一个球,他们都会挥舞国旗、加油助威。
“现场观看比赛的感受和在电视机前是完全不一样的。”彭伊涵说道,在比赛现场有很多国内外热爱乒乓球的同伴,有着完全未知的比赛结果。在混双半决赛和决赛时,中国队都遇到了非常强劲的对手,局势几次陷入胶着。乒乓球在球台上跳跃,一次次划过完美的弧线,双方打得有来有回。她和观众们一起感受到了极致的紧张,但又沉浸于每一个精彩瞬间,不断为运动员鼓劲加油。
最终,王楚钦、孙颖莎赢得了中国乒乓球队历史上首枚奥运混双金牌。“那一刻,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彭伊涵回忆。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她为乒乓球运动员们的冲劲、球技和努力所折服,成为了忠实球迷。只可惜,当时中国乒乓球混双项目遗憾摘银。而这块沉甸甸的金牌,弥补了东京奥运会的遗憾,创造了历史。彭伊涵在现场见证了圆梦时刻,她也为运动员深深地感到自豪。
8月6日,彭伊涵离开了巴黎。这几日,赛场上捷报频传,也有遗憾落败。“有输有赢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无论怎样,不以成败论英雄,让人欣赏和沸腾的还是运动员为祖国荣誉和自身梦想日复一日的努力和付出。”彭伊涵说,她已经和一起去巴黎奥运会的朋友们约好,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也要再见,共赴充满感动和奇迹的拼搏赛场。
作为工作人员
华师学子奔赴塞纳河畔
以专业技能与热情服务
成为奥运场上温暖人心的力量
巴黎奥运会中的温暖力量
记录奥运,传播体育精神
郝莹在亚运会赛场参与报道
奥运赛场上,每一位运动员的辉煌瞬间都凝聚着无数汗水与努力。而在场外,他们的故事随着媒体记者团笔下的一篇篇报道走进公众视野,让观众体会每一份荣耀的不易与珍贵。编辑出版学专业2021届本科毕业生郝莹作为参与奥运会后方报道的记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运动员们的努力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多做功课”是郝莹的工作法宝。在报道前,她会提前观看运动员的过往比赛和新闻,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和素材。在射击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激烈角逐中,中国队选手刘宇坤为中国射击再添一金。因她本人身在国内,时差和比赛颁奖等情况,多次尝试后,她终于联系上了刘宇坤的教练。访谈结束后,她快速成稿,以刘宇坤夺冠切入,讲述他赛前出现的心态波动、比赛中保持的冷静平稳,记录他走上射击之路与刻苦训练的故事。目前,这篇稿件在“封面新闻”官方网站上收获阅读量高达21.9万。
郝莹奥运报道作品截图
为更好地完成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决赛的报道,郝莹前往跳水运动员陈艺文曾经训练过的中山体校,与陈艺文的亲友、体校师生共同见证夺冠瞬间。当陈艺文和昌雅妮以精彩绝伦的最后一跳直接锁定金牌,全场瞬间沸腾,欢呼呐喊不绝于耳,红旗摇曳愈加夺目。这种气氛深深感染了郝莹,让她深切感受到体育竞技中那份凝聚人心的力量。
赛场上的荣耀是泪水与汗水的铸就。在记录职业运动员成长轨迹的过程中,郝莹对竞技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有感于如今观众对运动员个性魅力与更多运动项目的关注。而对媒体记者来说,奥林匹克的精神仍在书写,她将继续用辛勤的工作记录运动员的拼搏历程。
志愿服务,绽放巴黎
法语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郭伊珞,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外语专业能力和对奥运会赛事的高度热情,成为了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一名中国志愿者。作为团队内仅有的2名中国志愿者之一,郭伊珞服务于巴黎奥运会的媒体运营岗位,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工作者。
郭伊珞回忆,有中国媒体记者知道她来自中国后长舒一口气:“能和本国的志愿者打交道真是太好了。”听到这句话的郭伊珞心潮澎湃,能用母语在国际舞台上为家乡的同胞提供帮助,令她无比自豪。也有不少外国友人向她提起对中国的印象非常好,中华之美不仅闪耀巴黎,也成为广受欢迎的多元文化的代表。
本届奥运会期间,郭伊珞在现场见证了中国男子4×100混合泳接力、羽毛球混双和女子20公里竞走等项目夺冠的历史时刻。“当时羽毛球混双决赛,整个场馆几乎都是中国国旗,一片恢宏的红色海洋,让人心情激荡。”为运动员加油的呐喊声排山倒海,郭伊珞热泪盈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她也和身边的观众一起高喊着“中国队加油”。此刻,她虽远隔千里,却仿佛投身于祖国的怀抱。
当被问到如何成为奥运会志愿者,郭伊珞道:“只要处理好外语能力,剩下的就是热情、微笑,还有一颗热爱体育的心。”中国正以更加包容、自信的姿态亮相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而志愿者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她鼓励师弟师妹们要相信自我,勇敢尝试,积极投身更多赛事志愿服务,尽情享受体育的魅力。
作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
奥运会也留给华师学子们
非同凡响的深刻记忆
夏天因竞体的激情而炽热
生命因远方的热血而饱满
关注赛事,感受体育魅力
“竞技体育,是一项充满激情与魅力的活动,其展现出的力量、速度与技巧,以及运动的美感与张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英语(师范)专业2023级本科生冯致君是位不折不扣的体育迷。
众多体育项目中,冯致君对网球颇为关注,每年的四项大满贯比赛和重点巡回赛事,他都会观看全程。2022年时,郑钦文崭露头角。冯致君在观赛中了解并逐渐喜欢上了这位强硬坚韧、勇猛果敢的运动员。今年巴黎奥运会,冯致君也对网球比赛格外关注。当郑钦文为国家首次摘得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时,他也由衷感到欣喜激动。五星红旗在奥运会赛场冉冉升起,冯致君不自觉地一起大声唱着国歌。那一刻,对运动员超越自我的崇敬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在他的心中奔涌着。
“体育共荣”是金融科技专业2023级本科生韦俊杰心中奥运的代名词。他解释道,“体育共荣”,意味着各国人民在体育事业上相互学习、共同繁荣,再进一步延展到社会文化等事业上的共同繁荣,最终促成体育文化兴荣。韦俊杰最难忘的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尤其是那场盛大宏伟的开幕式——击缶而歌、星光五环、卷轴作画、火炬点燃等,每一个瞬间都令他难以忘怀。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吉祥物“冰墩墩”备受欢迎。当时的韦俊杰十分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冰墩墩”,正巧高中地理科组举办了一场地理绘图比赛,他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精心绘制作品,最终如愿将“冰墩墩”收入囊中。他表示,会继续关注奥运会,祝愿越来越多的中国健儿在奥运会上勇敢逐梦,传递“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
对奥运的记忆
不止运动赛事
不止这一个夏季
热爱翻越山海
热忱闪耀青春
热情感动你我
请勇敢地去追梦
迎接我们最美的绽放
小晚已开放投稿通道
期待大家的踊跃投稿
请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地址
去年8月以来,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简称“双百行动”)。华师作为牵头单位,分别协同广东科贸学院、广州番职院与信宜市、封开县结对共建,协同6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成立“双百行动”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关注“华师双百行动”公众号,了解更多华师故事。
采写丨张一夕 张晟钰 陈禺希 郑莹
夏倩兰 邱敏婕 易悠扬 张子柔
图片丨由受访者提供
执行编辑丨陈虹媛 易悠扬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丨沈蔚瑜
复审丨林海岸终审丨周宪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